白茶立县  


  “白茶自为一种,与常茶不同......如玉之在璞,它无与伦也。”

——《大观茶论》 

 



  北宋徽宗政和五年(1115年),关隶县因进贡银针,“喜动龙颜”,获赐年号,遂改县名关隶为政和。政和成为因茶得名第一县,政通人和905年。  


  红茶扬名  


  政和工夫发源于清前期,1800年前后,政和遂应场盛产的“仙岩工夫茶”即销往英国。  



  

据载,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仙岩工夫出口万箱,远销英、美、德、俄等国。二十世纪初,政和工夫已风靡欧美市场,分别于1915年和1930年两次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。以致出现许多冒牌产品,1926年曾在英国发布过打假声明,政和也因此扬名于世界。  


  茉莉点缀  


  1972年,为了增大产量,政和茶厂开始大量引种双瓣茉莉花,首开闽北种植茉莉花之先河。 

 



  从1972年开始,茉莉花茶一枝独秀,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花产量逐年增加。政和茉莉花茶名声大噪,享誉全国各地,畅销海外市场,点缀了政和历史,政和也曾被评为“中国茉莉花之乡”。  

 

产业复兴  


  白茶立县,红茶扬名,茉莉点缀,产业复兴。

--隆合的使命  


  作为政和白茶、政和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企业,和茉莉花茶发展史的见证者,隆合茶业一直在传承,一路在创新。  



 

  通过WWOOF志愿者平台,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,让世界各地的茶友们可以来实地工作,体验政和的三大历史名茶,传播政和的茶文化。  




  通过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,让祖国的未来参与制茶的全过程,增加文化自信,为产业复兴培育新时代的种子。

  



  带动明星参与制茶过程,提升政和茶业的知名度,传播健康艺术的时尚茶生活。  


  产业复兴,是我们不变的使命

  产品创新,是我们不间断的传承  




  让茉莉花与白毫银针相遇,带着千年的问候,只为呈现茉莉花的芬芳、白毫银针的清雅。  



 

让茉莉花与政和工夫相恋,百年的等待,只为诉说那一次曼妙的相遇。  




  三伏天,冷泡一杯茉莉白毫银针,给炎炎夏日一点点清凉。  




  手冲一杯茉莉红茶,重温夏日激情。  

  政和白茶、政和工夫红茶、茉莉花茶

是我们永远不过时的主角

是过去,是现在,是生活,也是未来

夏日正好,茶也刚刚好

等风起,等你来......